2021年7月16日14时,辽宁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与沈阳工业大学等相关集群单位于辽宁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举行“辽宁碳中和创新研究院”成立大会,并且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了落实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沈阳工业大学联合上海秉鸿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海内外专家学者及金融机构,共同发起创办“辽宁碳中和创新研究院”。该院以生态和工业碳中和方案作为解决路径,以碳金融衍生品创新为轴线,以推动东北亚碳市场融合为使命,以实现全社会碳中和为目标,将基于区块链、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信息科技,研究碳中和管理中的相关技术和模式,探索区块链、人工智能和金融科技的新理论和新方法,缔造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智库。
大会邀请了沈阳工业大学副校长、辽宁碳中和研究院理事长、院长李三喜,辽宁碳中和研究院副理事长、秘书长薛英志,辽宁碳中和研究院副理事长、副秘书长孙振文,中置盛京养老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辽宁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长李杰,辽宁碳中和研究院副秘书长王绪辉,辽宁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董事长陈永民,绿碳美元基金(WeFund SPC)总经理苗福田。
辽宁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董事长陈永民在演讲中说道:“今天迎来了沈阳工业大学辽宁碳中和创新研究院的成立。它的成立有助于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有助于辽宁、东北及全国低碳经济更好的发展,是我们辽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智库,是“碳达峰・碳中和”人才和专家的集合地,是“碳达峰・碳中和”人才培养和储备基地,是工业领域科技成果的转化地。”

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为2021年全年,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覆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中国碳市场覆盖排放规模已超过欧盟,成为全球“覆盖碳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由此可见,碳交易、碳中和以及相关产业将会是未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实现“碳中和”目标指日可待!